摘要:將漢語方言在影、疑母的讀音表現上,分為四種型態。一、國語型(零聲母完成型)。二、贛、湘語型(新生聲母型),影、疑母開口呼合流并新生一舌根η-聲母型。就疑母而言,此音變屬于回頭演變的現象。三、粵語變動型,影母大體仍維持零聲母,而疑母在不同元音前,有不同程度的保留或脫落情況,而吳語的蘇州、溫州也可以歸在此一變動型態中。四、閩語型(宋代保守型),影母讀為零聲母?-;疑母保持讀舌根η-鼻音。其中,我們從粵語變動型的影母層,可看出贛、湘語型與粵語變動型,確實是不同音層,并可間接證明贛、湘語型的疑母的舌根η聲母為新生,而非舊有形式的保留。而江西一北一南的贛語與客語正呈現了兩種型態,北方的贛語是贛、湘語型,是官話型的再演變;而南部的客語與梅縣客語相同,都是閩語型。當我們眼光從國語開始擴大至其他官話區時,也可以看到這個贛、湘語型新生聲母的表現。無獨有偶,我們也可在19世紀中后期,英國人威妥瑪記錄北京話口語音系的《語言自邇集》里,看到今國語讀為零聲母的開口字,在書中都有一個ng又讀(以小寫標示在上方),可見得贛、湘語型的音讀早有依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