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-11-2
作者:高雅麗 來源:中國科學報
10月31日,中國科普研究所中國科幻研究中心在京成立。中國科協黨組成員、書記處書記束為,中國作家協會書記處書記邱華棟,中國科學院院士、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理事長周忠和,中國科協科普部副部長廖紅,中國科普研究所所長王挺,首鋼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梁捷出席會議并致辭。成立儀式由中國科普研究所副所長王玉平主持,來自科幻界、文學界、藝術界、教育界、產業界的60余名代表參加。
王挺在致辭中闡述了中國科幻研究中心成立的背景、意義及未來主要工作方向。他指出,中國科幻研究中心成立是新時期推動我國科幻事業發展的重要平臺,中心秉持開放合作原則,廣泛團結相關領域專家,以研究探索為牽引,未來將從三方面發力:一是匯聚科幻人才,加強科幻研究;二是聚焦科幻產業,加強智庫建設;三是加強科幻國際合作,促進全球科幻發展。
中國文聯主席、中國作家協會主席鐵凝發來賀詞,祝賀中國科幻研究中心成立。她在賀詞中提出,中國科幻文學的歷史已逾百年,它的萌生、發展和興盛,始終與中華民族爭取民族復興、建設偉大的現代化國家的夢想緊密相連。科幻文學與影視等媒介的融合發展,更使科幻成為重要的大眾文化樣態,在人民精神生活中發揮著獨特作用。希望廣大作家、藝術家和學者、評論家熱情響應時代的召喚,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,進一步加強科幻研究,推動創作繁榮,為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作出貢獻,以精彩的中國故事、昂揚的中國精神,鼓舞中國人民朝氣蓬勃邁向未來。
邱華棟對中國科幻研究中心的成立表示熱烈的祝賀,并在致辭中指出“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”的兩條路徑。一是創作者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,堅持與時代同行,在新時代的廣闊天地中推陳出新,不斷攀登時代高峰。對于科幻創作者來說,需要對科技時代發生的風起云涌的變化有充分的感知力,并將對時代變化的思考反映到科幻作品中。二是打破小圈子,積極跨界,科學、人文、藝術、教育之間應當打破隔閡,與“圈外”融合,營造共融生態,產生更大動能。
束為在致辭中指出,我國正式邁入創新型國家行列,黨和國家高度重視科幻科普事業,這為科幻創作、科幻影視等的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機。因此,應當以擁抱科幻產業的姿態來投入到科幻工作中,開放胸懷,放寬視野,摒棄慣性思維,多角度多維度高站位地發展科幻事業,不僅僅將視線局限在國內,而是放眼全球,關注國際科幻事業的發展與變革,發掘自我文化價值,煥發時代感召力。
會議舉行了中國科幻研究中心啟動揭牌儀式,束為、邱華棟、王挺、廖紅、梁捷為中國科幻研究中心顧問及特聘專家頒發聘書。南方科技大學人類與想象力研究中心教授吳巖發布《中國科幻發展年鑒2020》,從創作、產業等方面總結2019年中國科幻發展成果。
成立儀式上,多位專家分別從創作、研究、產業轉化等方面做主旨發言。他們表示,科幻事業的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,關于科幻的想象和闡釋不應該只有一種模式,而是應該百花齊放,發揮其本身具有的特大想象空間,讓更多的年輕人參與其中,投入其中。他們對科幻研究中心的成立充滿了期待,認為中心的成立有助于匯聚更多優秀科幻人才,提供更豐沃的創作土壤,發揮更多更深刻有積極影響的作用。
據悉,中國科幻研究中心的未來工作主要聚焦在三個方面:一是針對科幻發展的熱點、難點、痛點問題,展開深度調查研究,形成政策建議報告。二是廣泛團結相關領域專家,共同制定規范和標準,發布行業報告。三是推動科幻的國際交流,力爭在政策咨詢、產業拓展及國際交流等方面成為科幻研究高地。